形态描述
盘直径13~15mm,腕长约为盘直径的5~6倍。盘上饰物变化很大,棒状棘一般均较细长,末端3~4个细刺,但也有棒状棘很短的个体。辐盾被掩盖,轮廓不清。口盾多为三角形,宽显然大于长,内角尖锐,外缘具一突出的外叶。口棘一般为6个,外侧一个较大,呈片状。颚顶还有2~7个齿下口棘。侧口板长方形,内窄外宽,彼此相接。
背腕板外缘通常有较多和较发达的小刺,但小刺数目变化很大,而且极易脱落。背腕板小为三角形,彼此分隔。第一腹腕板大,四方形。以后的腹腕板为五角形,长大于宽,外缘圆,彼此相接。侧腕板很发达,在腕基部具9个腕棘,腹面第一棘最短,长于1个腕节,背面第一棘最长,长相当于4个腕节。棘边缘带锯齿。在腕基部,两边的腕棘在背面相靠很近,彼此并列,而且特别细。
触手鳞在第一对触手孔为2个,以后为1个。触手鳞很大,长和腹腕板相当。有的触手鳞末端带细刺常呈针状。
腹面的第一腕棘,在离开腕基部后,便改变为钩状,有时腹面第二棘也有带钩的倾向(图61)。
背腕板外缘通常有较多和较发达的小刺,但小刺数目变化很大,而且极易脱落。背腕板小为三角形,彼此分隔。第一腹腕板大,四方形。以后的腹腕板为五角形,长大于宽,外缘圆,彼此相接。侧腕板很发达,在腕基部具9个腕棘,腹面第一棘最短,长于1个腕节,背面第一棘最长,长相当于4个腕节。棘边缘带锯齿。在腕基部,两边的腕棘在背面相靠很近,彼此并列,而且特别细。
触手鳞在第一对触手孔为2个,以后为1个。触手鳞很大,长和腹腕板相当。有的触手鳞末端带细刺常呈针状。
腹面的第一腕棘,在离开腕基部后,便改变为钩状,有时腹面第二棘也有带钩的倾向(图61)。
国外分布